监管罚单再次揭示了银行合规经营的重要性。
近日,央行公布行政处罚信息,东莞银行因违反金融统计、支付结算、金融科技、货币金银、国库、征信、反洗钱业务管理等多项规定,被处以警告并罚没合计387.04万元,另有数名相关责任人,被罚金额从1.2万元至7万元不等,涉及个人业务部、资产管理部、运营管理部、直销银行事业部和合规部等多个核心部门。
图源: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
据柒财经了解,东莞银行年内已多次遭处罚。同花顺iFinD统计,2025年以来,其累计罚没金额超800万元。
今年1月,因为贷款三查不尽职导致贷款资金被挪用、票据业务贸易背景及保证金来源审核不严、个人消费贷产品存在合规漏洞等问题,东莞银行被处以罚款425万元。
随后在4月17日,该行又因“股东股权管理不到位,未穿透认定主要股东关联方”被处以罚款25万元。这一违规直接触及银行公司治理的核心环节。
监管罚单接踵而至的同时,东莞银行的IPO之路也充满波折。公开资料显示,该行自2008年首次启动上市申请,迄今已长达17年。
2014年,东莞银行因未完成预披露材料被证监会终止审查;2019年重启上市申报后,审核进程多次因“财务资料过期”陷入“中止审核—恢复审核”循环。
最新进展为,2025年9月,东莞银行IPO申请再次因财务资料过期被按下暂停键,目前审核仍处于“中止”状态。
业绩方面,财报披露,2025年前三季度,东莞银行实现营收69.18亿元,同比下降9.39%;实现净利润25.44亿元,同比骤降20.66%。这一表现显著落后于同期A股上市城商行净利润平均6.35%的增速。
对于正在冲刺IPO的东莞银行来说,此次罚单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是其IPO征程中的又一障碍。如何加强合规管理,守住风险底线,是东莞银行需要持续面对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