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长牙带刺”,光大银行频频喝下“罚酒“。
10月1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行政处罚信息表显示,因授信业务管理不审慎、代理销售业务管理不规范、员工管理不到位,光大银行宁波分行被罚款171万元,相关责任人一并接受处罚。
而在数天前,光大银行杭州分行刚刚被罚391.75万元,涉及违反金融统计管理规定;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商户管理规定;违反反假货币业务管理规定等九项违法违规行为。
天眼查显示,自2025年以来,光大银行已收到多张罚单,且以百万级的大额罚单为主。
9月,因信息科技外包管理存在不足、监管数据错报等事项,光大银行被罚款430万元;同月,光大银行丹东分行因贷款“三查”严重不到位,被罚款50万元。
6月,因“违反金融统计规定、人民币流通管理规定、信用信息处理规定、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以及“未落实反电信网络诈骗及网络安全管理规定”等六项违法违规行为,光大银行沈阳分行被央行处以229.15万元罚款。
4月,光大银行深圳分行因授信管理不到位、掩盖贷款质量、票据承兑业务贸易背景审查不到位被罚款640万元,相关责任人朱慧民、邹建旭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终身,张含玥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5年。
3月,中国光大银行台州支行因存在3项违法行为:违反金融统计管理规定;违反反假货币业务管理规定;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被央行处以罚款103万元。
2月,因员工行为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光大银行上海分行被处以罚款150万元,时任该行上海徐汇支行零售理财经理陈颖、时任该行上海北外滩支行理财经理张伟来被终身禁业,时任该行上海徐汇支行副行长周宏斌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五年。
1月,光大银行被央行罚款1677.06万元,并被没收违法所得201.77万元,合计罚款1878.83万元,处罚事由包括账户管理、清算管理、反假货币业务、人民币流通管理、信用信息管理与反洗钱等11项违规行为。
据柒财经统计,年初至今,光大银行至少收到8张罚单,累计罚款金额超过4000万元,总罚没金额接近去年,反映出其在合规管理、数据治理、员工行为控制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
业绩层面,2025年上半年,光大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59.18亿元,同比下降5.57%;实现归属净利润246.22亿元,同比增长0.55%;净息差1.40%,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低于商业银行1.80%的警戒线,核心盈利指标继续承压。
截至2025年6月末,光大银行不良贷款率1.25%,与上年末持平,但不良贷款余额增加16.63亿元至509.15亿元;拨备覆盖率172.47%,同比下降8.12个百分点,风险缓冲垫变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