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维权遭遇“踢皮球”!华夏银行千万贷款“闹乌龙”,行业乱象与罚单并存

2020-05-15 10:34:10  作者:立夏 来源: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 

银行又双叒叕上热搜了。莫名“被贷款”2千多万,让华夏银行也成为舆论的焦点。5月12日,被贷款2239万元男子拟起诉华夏银行登上热搜,引发社会关注。

“未签字,未贷款,华夏银行要我还2239万”,当事人项某在视频中表示,自己未从到银行贷款,却被银行索要接近4000万,“你说吓人不吓人?银行的人都躲起来不见我。”

项某称,自3年前发现旗下多出一笔莫名的2239万元贷款以来,其多次来回奔波于法院和银行之间为自证清白。而放款银行华夏银行南昌分行至今尚未给出满意答复。

千万贷款“闹乌龙” 银行踢皮球

根据介绍,项某因网店经营需要,于2016年11月查询征信时发现在华夏银行南昌分行有一笔贷款,合计3920万元,借款时间为2015年5月。对此,项某提出了异议,华夏银行则表示需要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2017年4月,项某收到南昌市中院(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传票,华夏银行南昌分行起诉其承担2239万的还款责任。根据华夏银行的提供的文件,有一份有项某名字的个人最高额保证合同。

 

不过,项某则表示,“但是签名不太像我,我找了华夏银行南昌分行,他们肯定是我签的,我人都吓傻了,我又到法院去申请司法鉴定,结果是指纹和笔迹都不是我本人的”。

2019年3月,项某拿到的法院判决书显示,华夏银行撤销对其的起诉,但征信依然没有恢复。项某称,自己找工作被拒,因为这个事情我将近3年的时间耗在上面,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网店难以维继,就连女朋友都也分手了。

项某质疑称,“普通人到银行贷款要那么多的手续,几千万的贷款居然能被别人冒充,又是怎样通过银行的层层审核?”截至目前,华夏银行南昌分行并未正面告知项某情况,也没有任何的公开道歉。

据江西电视台此前报道,通过司法鉴定证实被人冒名贷款后,该银行才承认工作上有失误。无奈的是,该银行表示当初经办贷款业务的两名职员都已离职,最终要等警方调查结果来处理。

有网友评论称,华夏银行只承认了工作中存在失误,但受害者等来的却是“办事员工已经离职”、“等待警方调查结果”等令人寒心的答复,而这样的答复并不能为银行工作失误推脱责任,为错误蒙羞。

“一笔冒名签字的贷款,逼得我事业、婚姻、生活都一无所有了,精神崩溃。”为此,项某还曾向原江西银监局(江西银保监局)反映情况。经调查,原江西银监局出示的一份《意见书》显示,华夏银行存在系列违规问题。

《意见书》指出,档案资料与相关的司法鉴定结果表明,华夏银行南昌分行员工在见证合同签署环节存在不实行为,该行在该笔授信业务办理过程中未严格审查《个人最高额保证合同》资料的真实性,未能及时发现员工的违规行为,存在贷前调查不实、贷中审查不严、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等违规问题。

 

据红星新闻报道,原江西银监局已先后4次约谈华夏银行南昌分行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要求该行充分认识信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责成该行按照问题导向、风险导向,梳理涉及投诉核查的信贷业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划分责任,立即采取措施完善制度流程、加强监督管理、开展执纪问责,堵塞漏洞、防范风险。

同时,原江西银监局表示,对本次核查发现华夏银行南昌分行存在的问题,原江西银监局将视情况采取下一步监管措施。截至目前,华夏银行南昌分行并未因此被处罚。

乱象与罚单并存 监管忙整顿

不过,华夏银行并非首次在贷款业务方面出问题。2019年10月31日,银保监会公布广东监管局开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华夏银行广州分行因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等原因,共被罚没130.75万元。

 

今年1月,华夏银行天津分行因存在违规发放流动资金贷款;贷后管理不到位,部分信贷资金回流借款人转本行定期存款等原因,而被天津银保监局处以罚款合计100万元,相关负责人被予以警告。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华夏银行就累计被罚款超过1000万元。其中,因利用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虚增存贷款业务规模、代付易结算业务开展不符合监管规定、普惠龙E贷款业务模式不符合监管规定,被厦门银保监局罚款670万元。

根据华夏银行2019年报,该行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847.34亿元,同比增长17.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9.05亿元,同比增长5.04%。截至2019年末,该行资产总额30207.89亿元,同比增长12.69%。

数据还显示,2019年,华夏银行共计提信用减值损失302.51亿元。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减值损失为292.59亿元。截至2019年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342.37亿元,比2018年末增加44.28亿元,不良贷款率1.83%。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华夏银行成为舆论的焦点外,中国银行、中信银行等近期也先后成为“热搜”中的主角,但均以负面形象出现。今年4月以来,互联网上关于中国银行发行的“原油宝”产品爆雷的讨论不计其数。

而后,监管也介入其中。4月30日,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监管要求中国银行依法依规解决问题,与客户平等协商,及时回应关切,切实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要求中国银行尽快梳理查清问题,严格产品管理,加强风险管控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5月6日,微博大V、脱口秀演员池子通过微博公开其与笑果文化经纪合约纠纷一事,并强调笑果文化侵犯其隐私权。同时,“配合大客户的要求”提供近2年交易流水的中信银行也被池子列为“被告”。

而后,中信银行方面回应确认违规事实。5月9日,银保监会公告称,中信银行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银保监会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规定,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对中信银行启动立案调查,严格依法依规进行查处。

事实上,从近年公布的法律判决书的内容看,银行业在经营业务时,无论是面对个人客户还是企业客户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违规或“甩锅情形”,尤其是在支行一级。

以此来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任重而道远。2019年10月,银保监会曾下发《关于开展银行保险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启动侵害消费者权益乱象整治工作。

《通知》提出,本次整治工作以银行保险机构自查为主,监管部门适时开展督导和抽查。银行保险机构对机构自查和监管抽查发现的问题要逐一建档立案,严格自查自纠,一次性问责到位。

今年4月,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在通报了关于浦发银行、中华财险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案例。此前,银保监会也曾通报过人保寿险、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文 / 立夏)
分享到:  
来源

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

热点

推荐

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