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网约车立体混战:做共享单车、干导航、搞外卖的都能打车,外来和尚好念经?

2018-10-15 14:57:47  作者:青青 来源:柒闻网 

从单车到网约车,改变了2个字,“哈罗单车”野心可谓不小。日前,哈罗出行上线打车入口,宣告正式进军网约车业务。据了解,哈罗出行的打车业务目前只提供网约出租车的服务,业务覆盖上海、成都、南京三地。
 
作为“新秀”,哈罗出行并不低调。今年6月,哈罗单车COO韩美在与全天候科技对话时就明确表示未来一定定位在整个出行领域的布局;9月17日,哈罗单车正式宣布升级为哈罗出行,旗下业务涵盖共享单车、助力车、汽车。
 
当初的美团打车也是这般高调,依仗着腾讯,直接对标滴滴,试图抢占市场份额,“两家人”今年上半年打得难解难分。而作为蚂蚁金服的养子,也是阿里巴巴的“小孙孙”,哈罗出行心想:“谁还不是个宝宝呢?”
 
超车时间到
 
从共享单车到网约车,哈罗出行这一步跨地有点大,但似乎又不算太大。实际上,从外卖到打车、从地图软件到打车......美团、高德等与网约车有密切联系但业务又不太重合的平台纷纷入局。
 
一时间,寡头滴滴受创未愈,神州专车、首汽约车、曹操专车、易到用车等虎视眈眈,吉利、一汽等传统汽车厂商的强势入局,哈罗出行、美团打车、高德打车等跨界“表演”,都冲击着原本多星拱月的网约车格局。
 
今年9月,美团、滴滴休战,美团打车、滴滴外卖暂停业务扩张。这意味着,在网约车垂直竞争与跨界大混战同时进行的时候,最令人害怕也最令人激动的补贴大战已经落幕——“短期内不用烧钱了”。
 
毕竟每场补贴大战都是流血与输血的赛跑,是难以善了的胶着。更重要的是,补贴大战的提前结束,也侧面印证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培养和消费群体下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这个转折点上,一众出行软件平台明白:这大概是到了加速、超车,乃至于超速的时候了。更何况滴滴“老大”还因为顺风车事件被监管摁下了高傲的头颅。
 
跨越产业上下游的立体战争顺势而起,餐饮和出行的消费场景正努力被融合、地图导航软件上线打车功能、旅游与出行更是一直紧密相连、连共享单车也与打车的友谊之手也握在了一起。
 
谁加了速谁超了车,都被摆上了明面,新一轮拉锯战或者说消耗战也拉开了帷幕。
 
没吃完的市场蛋糕
 
众多选手前赴后继地冲进网约车这个赛场,行业前景可见一斑。更重要的是,这块没被吃完的蛋糕,剩的有点多,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供接下来的入局者占山圈地、发掘矿藏。
 
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网约车app的市场规模超1.4亿人,与2016年同期相比,全行业的用户规模增长了16.4%。而截至2017年底,网约车业务渗透率仅为14%。
 
与此同时,交通和公安部门介入网约车乱象整改,不合规车辆也在不断清退。以南京为例,近期南京当地交通和公安部门重点对滴滴和美团两家平台公司不合规车辆整改情况进行了督查。据两家平台提供的信息显示,共计清退不合规车辆近20万辆。
 
车辆减少,但市场需求热度未减。尽管用户下沉程度有待加深,用户群体还需要发掘,但在这场跨界大混战中,对于已经打下来的出行江山,各出行软件依然报以高度的热情。
 
毕竟披荆斩棘后的道路,走起来总是很顺的,追赶仿佛也成了比较轻松的事情。放弃了烧钱补贴利器,打车软件“新秀”们隐隐与“老牌军”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共同眺望后者千辛万苦下沉的消费群体。
 
哈罗出行入局网约车业务,自然也是看上了这块没有被完全开垦的出行界土地,看上了将打车看作是刚需的活跃用户。滴滴也表示,仅靠自己是无法满足数亿民众的出行需求。
 
珍贵莫若流量
 
开辟者们开创了一个行业格局,呕心沥血培养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但他们既有可能坐拥新天地,指点江山,也有可能到头来为他人做嫁衣裳。
 
从前的摇摇招车、嘟嘟、百米、打车小秘等网约车软件已经消失在2014年的补贴大战中,而幸存者还在不断前行。
 
2018年上半年已经上市的神州优车实现了盈利;2017年韬蕴资本控股老玩家——易到,使其逐渐摆脱前股东乐视所引发的资金链断裂相关影响;定位中高端的曹操专车打出了“互联网+新能源”的低碳环保口号;嘀嗒拼车、斑马快跑等地方性平台发展区域性用户……
 
而在网约车这条道路上,还不断有新选手进入。美团打车与腾讯关系暧昧,并通过美团点评获得用户和流量;高德打车也一样拥有高德地图入口,号称“聚合叫车平台”,接入各网约车平台“大家一起赚钱”,共享单车也可牵手高德地图躺进了导航软件里获客;哈罗出行将消费群体从单车用户扩展到打车用户,并和滴滴一样“进驻”了支付宝。
 
显而易见,网约车“后辈”们有了不一样的进击技能——争夺流量入口。
 
美团点评、高德地图、支付宝等明星产品都为自家孩子大开方便之门,并将流量悉心浇灌。同时,在流量入口之后,还隐隐显现出生态闭环的“包围圈”。包围圈之后对垒者又变成了腾讯与阿里巴巴。
 
美团想将乘车+就餐+购物+娱乐体验整合起来的意图并不隐晦;高德地图的“地图+打车”模式也是简单粗暴;支付宝发展生态闭环更是一直在做的事情:不要ofo有哈罗单车,“不要滴滴有哈罗出行,总之,到这里来就行了”。
 
而用户是否心甘情愿“入瓮”,还要看生态闭环能否满足消费需求,能否较好整合消费场景。不然,不仅圈不住用户,自己做出来的蛋糕还可能会被别人抢走吃掉。
 
此时哈罗出行高调入行,宣称未来定位在整个出行领域的布局,箭头直指滴滴大哥,这般不畏现实、走路带风的做派,到底是强撑出来的气场还是真的有笑看网约江湖的底气,还要拭目以待。
分享到:  
来源

柒闻网

热点

推荐

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