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监管部门或要求金融控股公司持牌经营 蚂蚁金服、光大集团等在列

2018-05-07 17:40:39  作者:扁豆 来源:柒闻网 

5月7日,据新浪消息,知情人士称,中国监管机构正在起草金融控股公司管理细则,将首次要求金融控股公司必须获得央行颁发的金融控股公司牌照,持牌经营,并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
 
知情人士称,部分旗下拥有跨两个金融行业的机构,例如蚂蚁金服、中信集团、光大集团等金融控股公司,必须向中国央行申请金融控股公司牌照。
 
“为实现穿透监管,管理细则将要求金融控股公司控制下属子公司的层级,集团架构不能过于复杂,并对集团内部交易进行约束。”知情人士称,细则将提出有关资本充足率要求,但未提供细节。相关监管细则仍在拟定中,尚未最终确定,并需报国务院批准。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3月25日,央行行长易纲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上表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持整个金融业的稳定,是未来金融工作的重要内容。其中,易纲强调,少数野蛮生长的金融控股集团存在风险,抽逃资本、循环注资、虚假注资,以及通过不正当的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等问题比较突出,带来跨机构、跨市场、跨业态的传染风险。
 
据柒闻网了解,目前,国内的金融控股公司已经形成中信控股公司、光大集团、平安集团、人寿集团、人保集团、中国银河金融控股公司等纯粹金融控股公司;以华融、信达、东方等资产管理公司为主体的政策性金融控股公司;以国家电网、中石油、宝钢、航空工业集团、航天控股集团、五矿集团、中粮集团、四川新希望、万象集团等产业资产控股的金融集团等等类型。
 
当前,金融控股集团内部由于存在复杂的持股关系,旗下各子公司业务性质不同,其所遵循的财务会计制度和统计口径存在差异性,存在集团内部资本的重复计算问题。分析认为,资本重复计算意味着有限的资本要承担多倍于自身的风险,这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如果缺乏剔除资本重复计算的方法和机制,就会导致集团整体资本水平的高估,其资本杠杆效应将成倍放大,从而危及集团整体财务安全。
 
早在2011年,经济观察报曾报道称,央行正在酝酿出台金融控股公司管理办法,将确立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规则。据悉,金融控股公司管理办法主要包含两方面的使命。其一是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定义和范围,为市场主体选择综合经营模式提供途径;二是要进行监管授权,以确保监管的有效性。
 
对于持牌经营,2017年9月,时任央行副行长易纲在“2017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表示,凡是搞金融的都要持牌经营,纳入监管,要实现监管全覆盖。同时,他强调要警惕打着普惠金融旗号的违规欺诈行为,提高公众的风险意识,区分合法金融和非法集资。
 
今年3月19日,现年60岁的易纲接棒周小川,出任央行行长。4月11日,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货币政策的正常化”分论坛上,易纲公布了11项将在今年落地的进一步金融开放措施,并明确给出落地时间表:其中6项要大部分要在6月末完成,5项则在年底前推出。
 
实际上,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布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了将健全互联网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在金融监管方面,将强化金融监管统筹协调,健全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监管,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今年的重点监管就在民营金控。”有消息人士透露。毋庸置疑,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全面监管已板上钉钉,相关政策办法正处研究制定阶段,进展顺利的话今年有望落地实施。
 
今年2月,央行发布的《2017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提出,继续推动出台金融控股公司监管规则,明确市场准入、公司治理、资本充足、关联交易等监管要求,探索完善相应的监管机制。
分享到:  
来源

柒闻网

热点

推荐

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