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有银行存管依然接连“爆雷”:一平台上线仅4天就出现逾期

2017-09-20 20:11:16  作者:冯超男 来源:柒闻网 

2015年12月起,“存管”成为了网贷平台拥抱监管的代名词。
 
从资金托管到银行存管,随着时间演化,存管逐渐被投资者当做资金的保护伞。
 
“这平台有存管,所以我才敢放心投它”、“因为平台刚上线存管系统,我又复投了一笔”、“有了存管,代表资金更加安全”……
 
然而,这看似安全的存管系统,却藏有诸多猫腻。
 
部分存管、存而不管等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进入今年9月,互联网金融市场频发存管雷潮。
 
更换存管银行
 
就像某游戏角色的台词“补丁是最强的武器”一样,对于任何一行业,政策也同样是最强的武器。
 
2017年2月23日,银监会一纸规定,打破了互联网金融行业长达一年的存管僵局。
 
《网络借款资金存管业务指引》(以下简称“《存管指引》”)要求,委托人应指定唯一一家存管人作为资金存管机构,并且存管人不对网络借贷交易行为提供保证或担保,不承担借贷违约责任。
 
一时间,银行纷纷涌入互联网金融市场,争抢存管“蛋糕”。
 
时至今日,约有30银行布局了存管业务。其中,广东华兴银行已80家平台存管量位居榜首,占到存管平台的17.7%。
 
然而,在这存管银行中,部分银行却面临新困境:无营业实体。
 
自2017年6月,上海、深圳等地陆续下发网贷登记备案意见稿,提出银行存管属地化管理,致使选择与在当地无分行合作的平台均面临换存管银行的尴尬。
 
新联在线COO陈智诚向柒闻网表示,在已出台的属地化要求的地区中,确有有大量受影响的平台正在更换存管,包括一些已签约正在开发的平台中止开发、另寻新银行,也包括一些已经上线存管的平台在频繁接触新的银行。
 
虽然北京地区并未明确表示,要求平台存管属地化。不过,某平台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考虑到在资金存管方面的进程,同时为避免政策给平台用户带来的操作不便,因此慎重决定更换存管银行。
 
存管并非万能
 
网贷之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4日,有705家平台宣布与银行签订直接存管协议。其中,有450家平台正式上线银行存管。
 
在银行资金存管业务上,除了存在属地化困扰外,业务及系统模式不统一,使行业出现部分存管、存而不管等伪存管等问题。
 
《存管指引》规定的整改最后期限是8月23日。在已经过整改期的当下,某平台负责人表示,目前仍未看到任何官方整改情况披露,以及合规银行名单。这对于平台和投资者在选择银行、评价银行都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反过来讲,银行在选择平台时,同样存在诸多问题。
 
自进入今年9月,多家银行接连踩雷,酷盈网、网行金融、三分贷等平台集中爆发兑付危机,其中网行金融上线存管系统仅4天,平台项目出现了逾期,平台老板被爆跑路。
 
 
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指出,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数是因为平台风控审核不严谨,导致在资产选择上出现问题,与银行存管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涉及到跑路,则可能是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
 
虽然银行存管监管办法一再强调,银行不承担平台运营和项目风险,但就国内目前的投资者教育环境,特别是平台出事后投资者“抓住最后一根稻草”的心理,银行都会承担过多的责任和风险。
 
“这也是为什么网贷存管银行至今依然难以全面普及、大量中小平台依然在感叹‘存管难’的核心原因。所以,在P2P行业‘刚兑魔咒’依然未能摆脱的现阶段,银行存管的热情始终有限,更多的还是冷静。”陈智诚直言。
 
权衡后的抉择
 
今年8月24日,银监会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自此,监管“1+3”制度框架基本搭建完成。
 
近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向多家会员单位下《互联网金融 个人网络借贷 资金存管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强调存管系统应具备应具有账户资金冻结、业务监控等功能。
 
自此,互联网金融行业进入史上最严的政策应用期,各地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对平台的密集式检查、整改、“双降”要求,使得平台的历史问题充分暴露,出席经营危机。
 
眼下,有诸多平台在经历权衡后,倾向于以停业这种良性退出的方式离开网贷市场。周治翰指出,停业的原因大多是由于运营成本高,业务量增长困难、难以达到监管要求等。而正常停业退出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投资者本息不受损失。
 
而对于继续前行的平台来说,目前,银行存管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依旧是体验问题。由于各银行开展业务、开发系统的时间不一,及对政策理解不尽相同,最终导致存管的体验大相径庭。资金存管体验自然成为平台之间竞争的有力武器。
分享到:  
来源

柒闻网

热点

推荐

快讯